星门是连接不同星系的关键战略设施,创造星门需要掌握空间振荡器技术并完成信标投放实验。星门建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:发现拉格朗日节点、投放空间信标、进行物质传输实验和最终建造星门结构。每个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,通常需要整个联盟协作完成。
创造星门的第一步是发现并定位拉格朗日节点,这些特殊空间共振点位于星系引力平衡位置。使用高能曲率装置改变特定坐标的曲率,可以产生空间共振现象。研究团队需要研发名为空间种子的空间振荡器,这种核心装置能够对引力平衡点施加特定的曲率能量波动,维持空间共振点的稳定性。空间振荡器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科研点数和技术蓝图。
第二阶段需要在共振点投放特殊信标装置,通过信标回传信号确认空间通道另一端的坐标位置。信标将通过共振点构成的空间通道传送到目标星系,稳定的信号回传标志着星门建设进入下一阶段。这个实验过程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,需要工程舰队持续维护共振点的能量供应。信标投放成功后,系统会生成双向空间通道的初步框架。
第三阶段是进行双向物质传输实验和大质量物质传输实验,验证星门的实用性和安全性。这项实验需要同时在通道两端建立实验设施,传输各类测试物资。实验成功将解锁星门完整蓝图,允许开始最终建造。物质传输实验期间可能出现能量波动,需要部署防御舰队保护实验设施。
最终建造阶段需要投入金属、晶体和重氢等基础资源,以及特殊预制模组。建造过程中会遭遇其他势力的干扰,联盟需要组织防御舰队保护建造现场。星门建成后将永久连接两个星系,成为战略要地。掌握星门控制权的联盟可以获得稳定的资源收益和战略优势,但同时也需要承担防御责任。星门建造完成后,联盟成员可以通过它快速调遣舰队,实现跨星系作战和资源调配。